当我们听音乐时,听的是什么?

本文为观看伯恩斯坦《年轻人的音乐会》影片的一些延伸思考——这是上世纪纽约爱乐乐团推出的家庭音乐会系列。虽然影片讲的是古典音乐,但我认为这是适用于所有人的通识教育,每一个音乐爱好者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。

Leonard Bernstein 与孩子们(来自:The Guardian)

Leonard Bernstein 与孩子们(来自:The Guardian

在介绍伯恩斯坦的主要观点之前,我想先谈谈「纯音乐」这个词。实话说,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表达,怎么听都觉得是一种奇怪的分类,既然有纯的音乐,那什么是不纯的音乐呢?有歌词有标题的音乐就不能是纯粹的音乐了吗?今天,这个词似乎已经渐渐淡出视野,但它还存在于一部分人的音乐认知里。

在这场家庭音乐会中,伯恩斯坦打破了许多人习以为常的标题音乐和纯音乐的二元划分,重塑了我们理解音乐的方式——音乐就是音乐,跟标题和歌词无关,跟故事或者画面无关。每个人都可以任意给一个音乐片段赋予自己的情节与画面,但这些都只是音乐的附加物。

那音乐的意义是什么呢?伯恩斯坦的回答是:情绪(feelings)。当我们听一段音乐时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,不同的场合时间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。音乐是模糊的情绪,可以有不同的具象的附加物。这是因为,音乐是另一种语言,跟任何人类的语言都不一样。当我们在钢琴上随意按下单个音符,你不会有任何感受,而如果是一串连贯的音符,你就会听到欢快、振奋或者阴郁。很难解释人类对音乐的反应是怎么产生的,这也是音乐的特别魅力。

谁真正「听懂」了音乐?——请停止对创作企图的揣测

有一次我给家人分享一支英国流行摇滚乐队的视频,她看的津津有味,也觉得好听,「就是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」,她说。当时我只是回答,不用听懂啊,只要好听就可以。现在回过头来思考,虽然我们经常说音乐无国界,但的确许多人听歌会去寻求一种官方正统的解释,想知道歌词表达了什么含义。看懂歌词似乎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音乐。

挖掘创作背后的故事的确很有趣,我也喜欢这么干。但伯恩斯坦的这支视频给我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,即——对于音乐的意义来说,authenticity 并不总是那么重要。创作者的意图想法,并不构成音乐本身的一部分。对音乐相关的文本的解读,实际上是对音乐以外的附加物的解读。

有时,对这些附加物的解读是重要的,比如当音乐被用来表达一种态度时,或者被用作反抗的武器时。比如在现在的乌克兰战争期间,用反战歌曲来祈愿世界和平。